长期卧床还容易引起“肺部感染、下肢深静脉血栓、褥疮”等并发症,且长期卧床后康复困难,甚至影响患者寿命。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。
【案例回顾】
76岁的严大爷前几天在家里干家务时不慎摔倒扭伤腰部,随即出现疼痛难忍。因“突发腰痛,活动受限”来我院就诊,X线及磁共振提示:腰L3椎体压缩性骨折,随之在我院康复科办理入院。经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,决定进行手术治疗——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。
术前准备
除介入手术的一般常规外,术前进行详细的X线、CT、MRI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,此外CT可了解椎体塌陷程度、椎体边缘情况,而MRI则通过显示病变区的水肿情况来估计骨折时间,以便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,提高疗效,减少并发症。
手术过程
以腰椎为例,PVP在局部浸润麻醉后,由影像监视设备引导,用10-14G穿刺针行单侧椎弓根穿刺至穿入椎体,经透视或透视+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于椎体内,然后将调制好的骨水泥在严密监视下迅速注入椎体内,2-3分钟内注完,并在骨水泥硬化前拔针。
2024年12月26日,我院康复科骨伤团队为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腰椎体成形术,术程顺利,术中患者无诉不适,安返病房。
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在我院已经开展多年、技术成熟。我院骨伤团队不断探索应用此项技术,帮助老年骨质疏松性胸、腰椎骨折病友挺直腰杆“重新做人”,获得良好的效果。给广大老年患者解除病痛,同时术后我们要求患者行抗骨质疏松治疗,并长期补钙,以防其它椎体再发骨折。
什么是脊柱压缩性骨折
脊柱压缩性骨折,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“压扁”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,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,发生率更高!其中85%的患者有疼痛症状,15%的患者可无症状,尤其是体位改变时疼痛明显,比如翻身时疼痛,卧床休息时减轻或消失。严重的椎体压缩骨折尤其是多发性椎体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,患者可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现象。
发生骨折怎么办
当老年人发生胸椎、腰椎的压缩性骨折后,因常规开放手术创伤大,风险高,病人身体不宜耐受,大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,卧床休息,让骨头自己愈合。俗话说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,保守治疗恢复时间长,除了要忍受疼痛,长期卧床还容易引起“肺部感染、下肢深静脉血栓、褥疮”等并发症,且长期卧床后康复困难,甚至影响患者寿命。因此,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是目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。
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
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是一种典型的微创手术,俗称骨水泥手术。骨水泥是一种高分子有机材料,与人体组织具有很好的相溶性。骨水泥凝固前的流动性很好,可以轻松通过穿刺针进入椎骨,然后顺着疏松的椎骨内部骨折裂缝弥散开来;大约10分钟骨水泥凝固,把骨头里的裂纹粘住,而且坚硬的骨水泥可以在骨头内部起到支撑作用,使得椎骨更结实,整个治疗过程只需20-30分钟。简单来说,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,达到稳定骨折、缓解疼痛的目的,还可以防止骨折椎体的进一步压缩、塌陷。
骨水泥手术可怕吗?骨水泥手术其实并不可怕,手术过程不需要打钉子,注射的骨水泥在骨头里,和自身的骨头长成一体,对后续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。由于它创伤小、恢复快,局麻即可安全地行手术治疗,因此广泛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,也没有年龄上的限制。
手术优势
精准:高清晰度影像设备引导;
微创:创伤小、更安全,局部麻醉避免全麻带来的额外风险,穿刺技术,无须切口,高龄老人也可以耐受;
恢复快:大多数病人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活动;
疼痛缓解明显:通过手术对椎体进行复位和固定,维持脊柱稳定性,减少椎体内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,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与毒性,破坏椎体内神经末梢及炎性致痛因子,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;
减少并发症:减少因椎体骨折造成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,如坠积性肺炎、褥疮、下肢深静脉血栓、泌尿系感染等。